发挥示范作用 深化基层治理
青岛市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员先锋示范、公益力量助推、多方参与共治,很快打开了上下齐心努力、倡导绿色时尚的新局面。
青岛市各级党政机关建机制、配设施、强体系、深动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目前,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规范化已实现全覆盖。
出台《青岛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创建节约型机关重要指标纳入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年度考核范围,通过加强市、区两级考核检查,督促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
全市公共机构配备办公室小型“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分类收集容器6000个、楼层大型可回收物收集容器1000个,建立完善全市公共机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在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配备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四分类生活垃圾投放点、可回收物智能回收设备等设施,形成完整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
进一步规范分类收运,全市公共机构与有资质的生活垃圾收运企业签订收运协议。2022年回收物品包括:废弃电子产品类5.3万余件,办公家具桌椅类4.3万余件,废纸类约20吨,金属及其他类约170吨,废旧硒鼓、墨盒、荧光灯管等2500余件,其他小件及易耗品6万余件。此举有效提升了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
强化学习培训,通过召开专项工作会、邀请专家授课、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增强干部职工生活垃圾分类意识。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生活垃圾“晒桶打卡”,坚持带动家庭成员每日践行垃圾分类。召开全市节约型机关创建推进会,交流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经验,部署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办公等工作。
各街道、社区党组织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社区“两委”主体作用,组织辖区内党员带头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开展站桶指导、入户宣传、发放材料、组织宣传等工作,持续促进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品质提升。
街道、社区党组织压实责任,建立党员干部包片区、包楼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实现无缝管理。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每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党员定责到户,定期开展联户指导,确保每户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正确分类垃圾。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联合物业服务企业和辖区居民等,组建生活垃圾分类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宣教活动,使基层垃圾分类工作力量得到有效补充、工作实效大幅提升。
注重体系建设 提升工作成效
青岛市按照合理布局、简便易行、环境友好的原则,通过升级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配套设施,提供人性化、精细化的宣传引导服务,持续改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环境,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普及率和准确率。
分类投放点怎么建?依托政府投入、企业投资、市场化合作3种形式配置分类投放点。2019年前,实现分类投放点全面配置;2020年起,分年度加快推进“撤桶并点”和“桶点升级改造”工作,全市共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近2.3万处,其中已升级改造分类投放点近5000处、设置密闭投放点1500余处。
小区居民怎么投?设置“两看一查”(即看指示栏、看投放指南、查垃圾分类小程序)快捷查询途径,方便小区居民快速、准确掌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
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往哪儿投?按照“大类粗分、源头分流、干湿分离”的原则,设置装修垃圾和大件垃圾暂存点近2900处;通过设置可回收物容器、定制废旧衣物回收箱、引进智能回收箱等方式,完善可回收物投放布局;通过设置有害垃圾专用收集容器、设定每月5号为有害垃圾集中投放日、设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加强对有害垃圾的投放管理。
通过加强设施、优化网络、规范作业等措施,确保各类垃圾专车专运、运输线路运转流畅,建立健全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环节无缝衔接的收运体系。
收运体系怎么建?配齐分类收运设施。一是配足收运车辆,根据垃圾分类类别,配置各类收运车辆1000余辆;二是健全收运体系,设置分类收运线路,收运体系基本覆盖市区,进一步优化完善日间收运、公交式收运等模式;三是提升转运能力,通过改造中转站厨余垃圾专用泊位,提升厨余垃圾转运能力近800吨;四是完善中转设施,全市新建有害垃圾归集点11处,可回收物分拣中心107处,大件和装修垃圾分拣站8处。
收运作业如何干?规范提升分类收运作业质量,推进厨余垃圾日间收运,探索“车载桶装、换桶直运”等多种收运模式,按照“作业定人、管理定责、收集定点、运输定时”要求推进“牵线织网”工作。实施垃圾分类收运作业“三公开”(即公开分类运输车辆、公开服务小区、公开运输垃圾种类)制度,按季度更新并网上公示收运作业车辆信息,接受全民监督。
按照科学评估、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鼓励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园区建设,形成以“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为保障”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
市区垃圾到哪儿去?规划建设以生活垃圾焚烧厂为核心的六大生活垃圾处理园区,目前,除胶州园区正在建设外,其余均已建设完成。加快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厂5座,增加处理能力7200吨/日,全市焚烧总设计处理能力达8700吨/日,实现全域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改造提升小涧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外观,将其打造成具有亲和力的花园式景观。
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怎么处置?建成危险废物集中处理设施2处,处理能力共420吨/日,满足有害垃圾协同处理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并规范城区的绿色回收站(网点),以示范性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为牵引,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进一步完善,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厨余垃圾怎么处置?搭建集中处置为主、分散处置为辅的厨余垃圾处理格局,建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37座(含就地处理设施),全市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390吨/日,满足全市分类处置要求。
广泛发动宣传 推动习惯养成
青岛市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品牌——“青青之岛‘分’享美好”,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态势和氛围。
组织专人“进家入户、上店入铺”提供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服务,以面对面交流互动为主,现场示范如何垃圾分类,解答居民各种疑问,切实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敲门行动以来,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人员入户宣传服务达1261万次。
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军营、进企业、进酒店等宣传活动,对各行业各领域实施精准式宣传,手把手传授垃圾分类知识,引导企业和市民养成分类投放习惯。
利用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教阵地,系统打造“垃圾的旅途”研学线路。市民可通过线上线下预约的方式,从垃圾产生、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到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全过程进行参观线路个性化定制,极大增强了垃圾分类互动体验感和趣味性,有效提升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和环境保护意识。
为了让生活垃圾分类这颗文明的种子像“星火”一样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并快速形成“燎原之势”推广传播,青岛市开启“星火计划”,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口碑好的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讲师队伍。实施“星火讲师”驻街道、进小区等培训、宣传活动,让垃圾分类公众教育扎根社区、服务社区,引导市民人人都成为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和行动者。
近几年,市、区两级大力开展讲师培训,通过课堂授课、实地参观垃圾处理厂、学员演说试讲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考核综合素质达标的志愿讲师近600名。
垃圾分类与市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办好这件“民生关键小事”,青岛市已连续四年将垃圾分类投放点升级改造纳入“市办实事”项目,重点任务纳入市政府月度重点计划督查督办,列入城市品质改善提升任务顶格推进。目前,市区累计撤并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桶点1.1万处,升级改造分类投放桶点近5000处,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投放“微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每年邀请受益群众和“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机关干部、新闻媒体记者等开展“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座谈交流、现场观摩评议等活动,同步谋划好次年市办实事项目,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青岛市高度重视垃圾分类相关舆情,对群众反映问题及时解决、持续跟进,形成闭环管理,切实解决到位。高质量办理“两会”建议提案,每年组织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城市管理社会公众委员等现场观摩青岛市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垃圾前端投放及末端处置等工作情况。
自2020年开始,青岛市连续两年将“环保世纪行”主题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内容。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等多次现场督查前端垃圾分类及末端处置相关情况。通过人大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让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文明新时尚,助力城市品质提升和美丽青岛建设。
此外,青岛市还坚持“执法+普法”并重、“处罚+教育”并行。自2020年《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青岛市在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行为的同时,推行“执法+普法”执法检查模式,执法人员到沿街商铺、餐饮单位、社区小区逐门逐户执法检查,同时主动宣传垃圾分类法律知识,遵循“教育与处罚并重”,引导市民自觉履行垃圾分类义务。
凝聚各方共识 同心协力推进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体系。2020~2022年,青岛市级财政共安排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奖补资金9000万元,用于各区综合考核以及“达标街道”工作奖补。各区(市)财政部门也安排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经费,建立常态化长效经费保障机制,推动辖区宣传发动、硬件设施提升、第三方监管、分类前端作业等属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为了加强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市级财政定期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发现的资金使用绩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行业主管部门,并会同其督促资金使用单位进行整改。经过多年探索,目前青岛市已基本形成市、区两级财政保障体系,助力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青岛市教育局扎实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进校园工作,通过开展垃圾分类进课堂、“小手拉大手”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员亲自抓垃圾分类工作,分管负责同志调度落实,部门指导各区(市)做好中小学垃圾分类的培训、督促、检查、整改工作。
各学校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活动,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长效机制。学校结合自身特色,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模拟真实情景体验等方式进行课程实施,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学期开课率达到100%。
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持续开展“节能降碳,绿色发展”节能周主题宣传、“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小手拉大手”等垃圾分类专项活动,在全市教育系统掀起生活垃圾分类的学习热潮。
出台《青岛市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关于在旅游星级饭店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全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酒店范围内不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用品;引导大中型餐饮企业、文化旅游场所、星级宾馆酒店等不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积极开展对客人绿色消费宣传引导,采取预订提示、对自带洗漱用品客人提供小礼品等方式减少一次性用品消耗。
全市旅游星级酒店、旅游景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场所,利用LED屏、宣传栏等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增强来青游客和市民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部署,青岛市与吉林省白城市结成“1对1”协作对子,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能力和水平为基础,以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为目标,以常态化制度化交流互动为保障,积极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1对1”交流协作机制。聚焦两地垃圾分类工作重点难点和需求期盼,因地制宜探索科学可靠、务实有效、绿色低碳的垃圾分类工作路径,加强经验共享、对策共谋、设施共建,通力打造青岛市与白城市“一体两翼三线四点”合作发展新模式。
深化“两市一体”,搭建一个合作框架。青岛市与白城市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1对1”交流协作机制工作手册》,组建了“青岛-白城1+1垃圾分类”微信群,对垃圾分类工作动态、有关政策、前沿信息等实时发布、实时共享,畅通两地交流渠道。
放大“两地经验”,强化同频共振。共筑制度化保障,结合青岛市建立的监督检查机制,白城市建立了不定期督导检查和信息报送机制。共享市场化经验,共建无害化处置设施。
青岛市与白城市开展了全时段、全周期、全覆盖的交流合作。按照“远程谋划研究、现场观摩交流、分头创建典型”三条主线,统筹线上线下资源、人员、措施,塑造垃圾分类新优势。
作为垃圾分类“先行者”,青岛市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个基本环节摸索出了加强立法保障、后端决定前端、重点抓好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两类人群、指导员站桶指导等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为白城市加强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和良好启发。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青岛市将按照全面、深入、可持续推进的总体工作要求,聚焦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不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面向未来,青岛市将继续着力提升环境品质、建设生态文明,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步伐,努力让垃圾分类更科学、更现代、更时尚,谱写“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的青岛篇章。